堆跑量就能PB?答案可能没这么简单

有一种状态对很多跑者来说可能都不陌生——过了新手福利期,其表现为刚开始锻炼的时候进步总是特别快且明显,随后逐步放缓。所以当跑者想要冲击高难度目标,如40分钟10公里这种时,希望单纯通过积累低强度跑量,提升有氧能力而去弥补无氧能力的不足,其难度之大和效率之低是显而易见的。

采用间歇训练+力量训练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毕竟维持长距离的4分配速对很多初阶跑者来说都很有挑战(这里的初阶不是指你跑得快/慢,而是你的跑步综合能力)。今天小G就来通过一份10公里40分钟训练计划聊聊“堆跑量”的利弊,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训练

 

训练计划的构成与分析


一般来说,10公里比赛是由90%的有氧运动10%的无氧运动构成的。因此,无论对成绩要求如何,有氧基础始终是10公里项目的核心基础。挑战40分钟完成10公里的前提,是你已经在长期坚持跑步,并且已经建立一个坚实的有氧基础,而这个基础需要被进一步打造,就如一座更高的楼宇,需要一个更深的地基。所以为了这个目的,在训练计划中最常见的是各种不同长度和强度的轻松跑以及慢跑

一份被不少跑者执行验证过,相对合理的10公里40分完赛训练计划具体构成
配速备注

 

· 轻松跑

相对来说是对强度要求较低的训练。轻松跑的目标是为了给予身体一个基本的运动量,维持现有的训练节奏,而不给身体增加任何额外的压力。训练压力在挑战个人最佳成绩时可以说时必要的,但这也带来了潜在的伤病机率,而轻松跑可以理解为身体对训练压力的一种调和

也正因如此,轻松跑的训练量经常以时间为度量,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降低跑者潜意识中对训练强度的焦虑——不需要考虑跑多快多远,到钟即可。

· 定速慢跑

与轻松跑类似,慢跑也是以时间为度量,训练压力低的一个项目。如果轻松跑是对跑者有氧系统的保持和巩固,那么对配速要求稍高,一般比全马配速慢20-30秒的【定速慢跑】就是对有氧系统的一种加强。这种加强是必要的,是我们实现40分钟完成10公里的重要保证。

对这个目标进行拆解,其实就是连续跑10个4分配速的1公里,或是以1分36秒(96秒)每圈的速度在标准田径场里跑25圈。如果跑者希望通过一个“勉强够用”的有氧基础去实现这样的目标,显然是不实际的。

另外,通过这类轻松的跑步训练,跑者的慢肌肌肉群能得到锻炼,肌肉末端的毛细血管能得到强化。这意味末端肌肉的循环能力得到改善,机体的自我修复以及代谢产物的分解排出效率也跟着得到提升,这对下文提到的强度训练是一种必要的保障。

 

· 建立速度:间隙跑训练

目标4分配速,或者说时96秒圈速,是一个略带欺骗性的数字,因为它看起来是那么“平易近人”,但实际上对跑者的要求可不低。只要稍微尝试一下以4分配速跑1公里,你就能对这种难度有一种深刻的体感认知了。

对于把10公里跑进40分钟作为目标的跑者来说,当达到目标配速时,心率会明显攀升,肌肉的疲劳感会马上开始累积,“自在”的感觉将消失无踪。因此在上面的计划里,加入了一定量的间歇跑训练,以其来提高跑者的绝对速度,适应甚至是降低“速度”对我们自身的压力。换个角度理解,四分配速对于两个跑者来说,A是自身绝对速度的80%,B则是90%,那么相对于B来说,跑者A显然会感到更轻松。

需要强调的是,间歇跑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猛输出”,原因有二:

  1. 过快的配速会使心率飙升过高过快,难以在组间休息回落到合理区间,影响下一组的跑步,进而影响整个训练的效果。
  2. 我们应该在间歇跑中,稍微留有余力地认真感受身体反馈,例如步频和步幅的组合,落地的动作等,并尝试做一些细微的调整,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节奏,进而对其反复练习。

 

· 速度与耐力的边界:乳酸阈跑

所谓乳酸阈跑,就是根据人的这个生理特性而设计的一种中高负荷的跑步。在乳酸阈跑中,跑者通过控制跑步强度,使得无氧代谢参与供能但又不至于大量产生和累积,从而锻炼对乳酸的代谢能力,并提高身体对乳酸控的耐受度。换句话说,如果跑者的身体能更快地代谢乳酸,并且对乳酸有更高的耐受度,就可以更多地依赖无氧供能进而提升表现,这种能力在中长跑中尤为重要。

我们经常所说的有氧基础,是指在长跑和类似的运动中,绝大部分使用到的能量来自于体内糖原的有氧分解,而作为代谢产物的二氧化碳则能通过呼吸高效地排出体外。但当我们尝试进一步提升跑步强度时,氧供能已不再能完全满足需求,此时无氧供能就开始介入。无氧供能的优点是不需要氧气参与而在体内直接进行,不依赖呼吸循环系统,但代价是以乳酸作为代谢产物。乳酸只能通过进一步代谢才能排出体外,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大量累积,带来疲劳感和造成肌肉表现下降。

综上所述,10公里跑的训练计划,以及其它很多中长跑项目的训练,都是类似的构成,即大量的有氧基础训练,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辅以合适量的间歇跑和乳酸阈跑,针对性地建立所需的速度和耐力。

 

单纯堆跑量到底可不可行?


作为“堆跑量”的各种轻松跑和慢跑,是整个10公里训练计划里的核心和重点。如果没有这些训练作为基础,整个目标的实现无异于空中楼阁。这个基础越坚实,跑者后面要做的强度训练就会越容易,能突破的空间也越大。事实上,很多职业运动员,甚至是一些业余精英跑者,确实可以通过大量的慢跑,打造一个强大的有氧基础,在几乎不需要无氧供能的情况下就能实现4分配速的长距离跑。也就是说单纯堆跑量确实可以让10公里跑进40分钟。

但单纯靠低强度大跑量,而忽略针对速度以及耐力的训练,并不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方法。原因有三:

  1. 跑者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训练的执行、足够的休息、饮食的配合等)
  2. 边际效应原理——随着你训练投入的增大,运动表现的提升难度也随之增大
  3. 训练效益相对较低


其次,有氧和无氧作为一个知识概念时,是相对的和独立的,但在我们的实际训练中,两者则是相互包含和促进的。这不单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低强度有氧运动为无氧运动提供基础,而且无氧运动带来的力量、耐力提升反过来也让我们的有氧运动变得更加轻松。所以完全放弃任何一种强度训练,无疑都是在为整个训练效率做除法

 

大量且单一的训练方式长久进行容易带来伤病


体能、力量、技术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忽视其它两点只侧重一点,三角形便会失去稳定性,放到生理角度,就会容易受伤。建议以有氧训练打底,配合适当的力量训练+速度间歇+耐力乳酸阈作为平衡,一方面提升训练效益,另一方面减少运动损伤。

在训练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观察到,单纯长期大量低负荷训练所带来的伤病危险,往往比复合训练更高,而质量得当的强度训练本身可以成为伤病的预防。

例如间歇跑,能有效提升肌肉强度及提升跑姿的合理性。更高的肌肉强度反过来能能稳固关节,更高效的跑姿能减少关节受到的冲击,从而减少慢性伤病的机率。再例如乳酸阈跑,能大大提升我们身体分解乳酸的能力,使我们更快地从疲劳里恢复过来,进而降低因疲劳导致技术动作变形,从很大程度上预防一些急性伤害的发生。

跑者的个体差异是多种多样的,对跑步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没有所谓的绝对正确,我们也希望给大家多提供一些思路,尽可能帮助跑者们安全、健康地在自己可以进步的能力边界上摸索与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