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心率和最大摄氧量是怎么一回事?

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一直是很多跑者都非常热议和感兴趣的话题,但这两个专业数据到底是代表什么意思不见得谁都能明白,很容易将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划上等号,最大摄氧量越强不一定最大心率也就越高,但最大心率越低,最大摄氧量肯定不会很强,为什么这两个数据不能划上等号呢?因为这代表了两个有氧和无氧的不同能力

image.png

什么是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心血管健康的一项指标,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是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当机体出现无力继续支撑接下来的运动时,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材依据之一,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水平最大摄氧量是高水平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另外跑步最大摄氧量值和其它项目最大摄氧量值是不相同的,因为每项运动用到的肌肉对摄氧量有不同的要求,身体会对各项运动消耗不同的氧气,并因运动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消耗,在高温高湿环境或者高海拔的条件下开始训练时,最大摄氧量会出现自然下降,但Garmin设备在你进行这种条件下进行训练时,会出现人性化的自动调整,给出你当下条件的身体状态,在运动过程中,Garmin通过你最近一周的训练负荷的平均值,来做出效益指标的评判,Garmin会通过分数的增加或减少来影响最大摄氧量的数值,同时也可以通过最大摄氧量来做出成绩预测。

什么是最大心率?

指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最大心率也代表了在进入无氧状态时,每分钟心跳的最大值,这对于我们合理安排训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Garmin心率区间的设置中,通过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来计算每个心率区间应该用什么心率去完成训练,从而使训练更加合理和高效。

另外最大心率通过训练是无法提高的,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来降低安静心率,使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的比值增加,也就是储备心率得到了增加,所以在Garmin佳速度当中建议大家用储备心率测算方法进行训练。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两项数据虽然代表着运动能力,但并不是越高就越好,因为最大摄氧量只是代表了你所摄入的最大氧气含量,但是在跑步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跑步的经济性,体重以及最大摄氧能力的维持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的最大摄氧量是70,马拉松成绩2小时30分,但不见得一定要比最大摄氧量65的跑者要快,但是最大摄氧量50的跑者肯定跑不到2小时30分,所以在Garmin当中的成绩预测并不是代表你可以跑出这个水平,而是在理想状态下,你具备这个水平的潜力。

image.png

而最大心率也是这样,只是代表了无氧状态下心跳的最大次数,说明心脏的泵血能力很强,但是这需要考虑安静心率,以及你是否能在某个心率区间去维持身体的能力,因为真正决定你马拉松成绩的并不是绝对速度,而是区间速度,也就是我们说的阈值配速,这种介于有氧和无氧区间的能力越强,你的高速保持能力也就越强,马拉松也就越快。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跑者10公里半程马拉松成绩很快,但是全程却差很多,这就能看出你的阈值能力很突出,但是速度续航能力偏差,另外大家可以通过各项成绩配速的对比,当你的全程马拉松配速越来越接近你的短距离成绩的配速时,就说明你达到瓶颈期了,需要提高自己的阈值能力。

虽然这两项数据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能力,但是,它们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果你的最大心率低,那么阈值也不会高到哪去,如果安静心率相同,比如最大心率是170,那么160的心率几乎可以算是最高配速的心率了,如果最大心率是200,那么同样用160的心率去跑,这就会轻松很多了,所以很多年龄偏大的人容易心率偏高,不是最大心率下降了,而是安静心率提高了。

不知道你对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是否有一定的了解了呢?这两项数据对于提高竞技水平和生理健康参考都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对于大众跑者或者锻炼人群,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并不需要过分追求,建议需要关注的是一段时间的数据变化,从而调节自己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在Garmin的监测下,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