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跑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比赛?
必备要素 — 适合初跑者的马拉松应该具备的要素
比赛仪式感:报名筹备、马拉松博览会、赛道风光和比赛氛围
初次马拉松尽量选择口碑较好、也具备一定历史和规模的大型比赛。
一来这些赛事从竞赛章程的公布到执行阶段都更加规范,选手可以非常详尽去了解赛事的细节,体验马拉松的全套流程;二来大型赛事往往也会有较高的认证级别,如世界田径的白金/精英标牌赛事,中国田协的金/银/铜标牌赛事,赛事和成绩都会有更高的认可度。
这类比赛往往会有较大型的赛前马拉松博览会、将赛道设计经过城市的知名地标、市民群众也有更高的参与热情,这些对初跑者而言一定是新鲜且充满惊喜的,也能帮助分散掉很多奔跑中的疲惫感。
赛事服务:赛前赛后服务、比赛体验、领跑员
完善的马拉松在比赛日往往会提供交通接驳,方便选手抵达/离开比赛地,减少了很多因比赛封路造成的交通难题。比赛也会有严格的分区起跑或分区发枪,确保参赛人数较多时,选手出发的顺畅度。
优秀的马拉松赛事,在补给方面不见得丰富,不过一定足够选手的需要。饮用水、运动饮料、香蕉等适合途中补充的食品往往都足够,志愿者也通常都有一定经验/经过专门培训,能快速的补充补给静候选手拿取。
初跑者的第一场马拉松,尽量尝试跟随配速相近的领跑员(PACER/兔子)团队跟跑。领跑员团队的经验和靠谱程度,可以帮助更多人完成赛前设定的目标。
另外初跑者往往会更期望在比赛中留下照片,大型马拉松赛事也会有更多拍摄甚至视频的服务。包括未必会用上、却非常重要的赛道医疗救助团队,这些都是小比赛无法实现的。
难度选择 — 如何评估马拉松的难度系数
决定马拉松难易程度,最主要的两个方面,环境状况和赛道坡度。
环境状况:气候和体感温度
马拉松通常安排在春秋两季,也是最适合跑步的季节。气温而言,5~15℃ 的气温最适合绝大多数选手发挥。
气温只是环境因素其中一个要素,相对湿度、风力、阳光强度都会直接决定跑步时的身体感受。其中相对湿度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占“空气中能容纳的最多水蒸气含量”(也就是饱和蒸气压)的比例,对马拉松而言,50-60% 的湿度比较理想。
以上气温加相对湿度,再配合微风的阴天,就是非常完美的马拉松比赛日。高温、暴晒、高湿度则堪称是马拉松的噩梦。
赛道坡度:上下坡数量/海拔爬升
很多马拉松都会公布赛道的海拔图,从起伏就能看出赛道的平整度——海拔爬升较为平缓的赛道显然更好跑一些。
若赛道海拔曲线相当平缓,则可视为高速赛道,很适合去冲击好成绩;
若赛道坡度多则难度较高:多坡道、桥梁、隧道的马拉松自然会更有挑战,研究比赛路线图时,留意一下线路是否会有频繁的过河桥梁、高架/立交桥情况。多搜索往届比赛完赛选手的赛道评价,也能给你更主观的理解。
做足准备 — 第一次跑马拉松,你是否准备好了?
马拉松向来是个很长远的计划。很多人在憧憬第一场马拉松时,可能刚开始跑步没多久,尚不具备完成的能力。报名通常则在赛前数个月甚至近一年前就需要确定。那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足以准备好应对马拉松?
从准备的角度,对绝大多数跑者——
- 如果你当前已经可以较为轻松的跑完五公里,请选择至少 24 周以后举行的马拉松;
- 如果你当前已经可以较为轻松的跑完十公里,请选择至少 20 周以后举行的马拉松;
- 如果你已经能完成半马,请确保距离全马至少有 16 周的准备时间;
- 如果你可以完成半马以上的距离,希望首个马拉松不仅仅只是完赛,而是相对较为轻松的完成、或实现某个目标成绩,那建议安排 12-16 周的周期训练。
以上时间确保自己每周可以进行至少 3 次、总时长 5 小时左右的训练,并且没有其它重要生活事件分散时间精力。
以「顺利完成马拉松」为目标的初跑者,可在比赛前 4-6 周可进行一次长距离测试,要求可以匀速不间断的至少跑完 150 分钟(2.5 个小时)或 26 公里以上——基本上比赛中控制好配速策略,完成马拉松问题不大。
有一定成绩追求的跑者,备战的最长距离(LSD长距离慢跑)控制在 33-35 公里即可。赛前 3 周逐渐减量、但维持运动强度,以调整身体状态为主。
当然,笼统的训练建议也许并不适合每个人。若想获得个性化科学训练指导,可以使用佳明手表上的【赛事助手小工具】,只需点击一下,就能知道如何为下一场比赛进行训练(无论何时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