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跑友必知“触地时间”

高阶跑步动态之触地时间

跑步的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数据相对应的可以反应出跑步的状况。距离跟配速可以体现跑步能力,轨迹可以记录下你行进的路线,心率反映出跑步的强度大小。除了以上这些跑者耳熟能详的数据外,还有一组反应跑步技术动作的关键数据。包括(步频、步幅、左右平衡、垂直振幅、触地时间),其中后三个数据为高阶跑步动态。今天就为大家解读一下触地时间这一项关键数据。

说起触地时间不得不提的两个数据就是步频跟步幅。步频指每一分钟双腿交换支撑的次数,步幅是指每一步的长度,经常跑步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两个参数决定了你跑步的速度。当然很多人也知道步频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步频过高心率也会随之增高,心脏负荷也会增加。至于步幅,可以通过技术练习来增加步幅。但是由于个人身高、技术、体能、力量的原因都会影响到这两项数据,所以即便两个跑步水平相同的选手在数据上都会有差异。这里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1米8的人和一个1米6的人十公里的成绩都是40分钟,那我们分析他们的步频与步幅时就会发现,很可能1米6的人步频更高步幅更小,1米8的人反之。

那是否只要在步频与步幅之间取到一个折中那就能从根本上提高跑步速度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除了这两项数据以外还有一个关键数据那就是触地时间。触地时间怎么理解呢,以跑步为例,就是你的脚落下接触地面开始计算到脚底离开地面的这个时间段就是你的触地时间。举个例子,可以想象一下你把篮球拍在地面上反弹回来这个过程,我们把他详细描述一下,篮球实际经历的过程是:表面接触地面——篮球发生形变——达到最大形变——恢复到原状——篮球表面离开地面。从篮球表面接触地面到离开地面的这一过程是需要相应的时间的,只是时间是毫秒为单位我们通过肉眼看不出来。当我们用摄像机拍摄下来放慢帧数就能清晰看到这一过程。同样跑步过程中我们穿的鞋子的鞋底也是橡胶材质,跟地面的互动过程跟篮球是一个原理。

阐述清楚了触地时间的定义再回过来说一下步频以及我们步频侦测的原理。步频是通过手表或手机的内置传感器通过运动的重心摆动来侦测,计算周期是从脚接触地面开始计算到下一次接触地面。所以只要两个人的步频一样,那么他们每一步所需要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假设两位身高相同的选手A、B,在一次10公里测试中他们的步频都是180,会出现的情况是A选手的步幅大于B选手,A选手的成绩也快于B选手。那很可能就是他们的触地时间的差异造成的。

一分钟换算成毫秒是60*1000=60000毫秒,60000/180=333毫秒,所以每一步需要的时间是333毫秒。这333毫秒又由触地时间和腾空时间组成(A选手:130腾空+203触地=333;B选手:110腾空+223触地=333),触地时间越短,那么腾空时间越长,在垂直振幅相同的情况下发生移动的时间越长,移动的距离也会越远,每一步的距离也越远,步幅自然就大。所以触地时间是跑步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数据。那又是什么因素影响腾空时间呢?答案是脚离开地面的初速度(初速度受触地时间影响下文做详细阐述)

通过这样的分析结论,肯定是触地时间越短越好。而现实情况是:以马拉松项目为例,普通跑者的触地时间是220~250毫秒之间,而世界顶尖选手在这个项目上是160毫秒左右。那么决定触地时间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呢?答案是爆发力与跟腱,而跟腱的弹性主要决定了触地时间,这个和天生身体条件有比较大的关系。当然这个也是可以通过做弹跳练习和爆发力练习去强化的。

为什么跟腱弹性会决定触地时间,这里再通过物理学原理解释。把跟腱比作弹簧,这里就可以引入F=K*x这个公式,其中F代表力、K代表弹性、x代表形变量。假设形变量x不变的情况下,K值越大,形变后恢复的力也越大。这个时候再引入加速度公式:F=ma(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假设质量不变那么当F增大a值越大,a值越大,再恢复原状后获得的最终速度也越大,花的时间也会更少。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田径项目中世界顶尖选手在没有短板的情况下,距离越短的项目速度越快,触地时间也就越短。(博尔特在跑100m用时9秒58的触地是时间是78毫秒,他跑100米时多数时间都留在空中)

备注:通过佩戴心率带或RDP可以侦测触地时间、垂直振幅、左右平衡等高阶跑步动态